又是一年凌汛时
来源: 本站原创 录入人员: 郝相莲 时间: 2017-12-15 [ 大 中 小 ] [ 打印 ] [ 关闭 ] [ 收藏 ]
咏黄河打冰 刘鹗 地裂北风号, 长冰避河下。 后冰逐前冰, 相陵复相亚。 河曲易为塞, 嵯峨银桥架。 归人长咨嵯, 旅客空叹咤。 盈盈一水间, 轩车不得驾。 锦筵招妓乐, 乱此凄其夜。 这首五言诗出自刘鹗的《老残游记》一书,在叙述中,老残曾到过齐河,一次路过齐河时,正值隆冬季节,遇上黄河凌汛,不得不在齐河住上几日,遇到了朋友黄人瑞。黄人瑞与老残饮酒叙旧,酒足饭饱之后,黄某叫老残赋诗,老残再三推让,然禁不住黄某的怂恿,当场写下了这首五言诗,叙述在齐河遇到黄河淌凌的所见所感。工作十余年,我也未能看到黄河淌凌的壮观景象,只能通过字里行间的文字领略当时的气魄。 黄河凌汛,是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,是大雪节气的一种水文现象,由冰凌壅塞引起的暂时涨水,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,都有可能发生凌汛。成灾原因有上游来冰量多、封河后,上游来水猛涨、蓄水位较高,阻碍流水下泄、降温强度大。黄河凌汛一旦形成,就会对两岸大堤构成严重威胁,如不及时排除,后果不堪设想。如1933年内蒙古磴口县凌汛决口,使得300余里一片汪洋,冰凌堆积如山,河水泛滥成灾,给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。 长期以来,我国对于凌汛的防治主要是采取防、蓄、分、排四种措施。防,就是组织强大的防凌队伍,防守大堤,排查隐患,若遇险情,立即抢护;蓄,就是利用干流上的大型水库,把上游来水蓄积起来,发挥截水拦沙的双重功效,在减少上游地区解冻之前的来水量的同时,尽量缓解下游河道的淤积,从而降低河道水位,增加大堤保险系数。分,就是利用沿黄分洪工程和涵闸,分泄凌水,减轻对大堤的压力;排,则是在容易形成卡冰的狭窄河段炸碎冰盖,打通溜道,使上游来冰顺利下排。而在河道上冰坝形成,并严重威胁堤防安全的情况下,就要用飞机、大炮、炸药等炸毁冰坝,疏通冰水,促使凌洪下泄,确保安全度汛。 现在正值隆冬季节,也是凌汛期,我们要按照国家防总、黄河防总和省防总的要求,立足于防御建国以来黄河下游最严重凌汛,充分准备,密切观测,科学调度,全力防守,确保黄河防凌安全。(张玉馨) 责任编辑:田光 |
- 打印本页
- 关闭本窗口